新聞詳情
風電風機的發展現狀
與其他行業一樣,中國的風電風機設備整機市場也面臨著來自本行業內其他競爭者的威脅,同時,在行業利潤受到上游供應商和下游客戶擠壓的情況下,也要警惕潛在競爭者的競爭。
市場供不應求,使得我國風電設備市場向賣方市場傾斜。所以目前我國風扇制造企業內部競爭程度較低,主要體現在四股勢力之間。
(1)行業先行者以敏銳的觸覺和對行業發展的洞察力,率先進入這一市場,完成了初期的技術積累,形成了完整的供應鏈,在客戶中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具有先發優勢。
(2)傳統設備制造商在企業轉型的壓力下看到了風電設備市場的機遇,強勁介入風電整機制造。其中,經濟技術實力較強的企業,工業基礎較好,經驗豐富,從一開始就瞄準國際主流 MW級先進機組,具有較強的追趕實力;長期的穩定發展提供了更多追趕時間。
(3)風電企業向產業鏈上游延伸。對于風能項目的投資,風能發電企業看到了風扇制造的巨大機遇,也紛紛通過向上游延伸介入風扇制造。風扇企業具有與生俱來的緊密型市場優勢,先擁有市場,再組織生產。
(4)當外國風機制造商看到中國巨大的風能市場后,受限制的風機設備國產化政策限制,紛紛在國內獨資或合資建廠。外國風機生產商憑借先進的技術、管理和資金實力,將在國內風機制造市場上占據重要地位,成為國內風機廠商的威脅對手。
我國發電機組的三大廠商已進入風電風機行業,發電機組行業對潛在進入者的威脅已經基本消失。但由于我國風能產業的快速發展,還有風力產業的快速發展,還有不少企業對風能產業良好的發展前景垂涎三尺,想進入風能設備制造業。風扇制造具有高技術性,而且還存在一定的政策障礙。
風電風機的成本也在不斷下降,隨著風機制造技術的進步,風電發電成本仍有較大下降空間。風能的成本預計在2010年也能降低30%,已經接近常規能源的成本。
根據能源發展戰略,逐步優化裝機結構,逐步減少火電等化石能源發電比重。但太陽能、生物質能發電在我國還剛剛起步,近期實現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還存在著較大的技術瓶頸和成本過高的問題
我國風力發電投資主體較為多元化,可持續發展能力較低。因為風能占到風電項目總投資的70%,所以風電場投資者對風能的價格應該非常敏感。
為實現風電的大規模商品化開發,從2003年起,發改委開始推行風電項目特許經營。風力發電項目招標中,投標商根據自身發展戰略,制定了實際投標價格。但是,有些競標者為了搶占風電場資源,低價競標,造成風電上網電價過低,整個項目虧損,進而導致風電風機經營者沒有持續發展能力,損害了風電設備上游制造企業的利益。
上一條: 光伏支架安裝時的角度定義和注意事項
下一條: 高速公路為什么要設置公路護欄板